《Bombie》是 Catizen 的 Game Center 新出的一款《寻道大千》like 的僵尸版游戏,由于之前稀里糊涂地就成了《寻道大千》的付费用户,这次正好顺带看了些研究相关机制设计和原理的文章,让自己付个明白! 这里涉及到两个类似的心理学概念来让人上瘾,一个是稀缺性循环,一个是斯金纳箱。 稀缺性循环“稀缺让人想要“,当想要大于需要,这就容易形成上瘾的症状 稀缺性循环采取三步走的形式: 1、机会一般会有一个场景,一个广告投放,一个朋友推荐,一个暴富机会,让用户想要开始行动 2、不可预测的概率奖励采取行动后,你有概率得到想要的结果,也可能得不到,也可能中大奖。这个奖励可以是实体的有稀缺性的奖励,也可以是多巴胺。 3、快速的重复性一局结束马上开始下一局。还来不及为上一局的归零感到哀悼,立马开启下一局。 斯金纳箱斯金纳箱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做的一个实验,其是一个心理实验装置,其基础结构为:在箱壁的一边有一个可供按压的杠杆,在杠杆旁边有一个放置食物的小盒子。鸽子在箱内按下杠杆,食盒就会释放食物进入箱内,鸽子可以取食。 其做了几组实验,当放入饥饿的鸽子,并且当鸽子按下杠杆就能获得食物这种正反馈时,鸽子很快就建立起了按下杠杆,获得食物这个确定性操作,类似巴普洛夫。与之相对的,当鸽子按下杠杆能减少负反馈时,例如按下杠杆能停止盒子的通电,鸽子也很快的学会了按下杠杆。 于是斯金纳得出一个结论:有机体做出的反应与其随后出现的刺激条件(强化物)之间的关系对行为起着控制作用,它能影响以后反应发生的概率。应用到产品设计上就是:在用户做出某些行为后(关注、转发),你给他一个强化物(积分、Memecoin),就会让这个行为引起重复。 但是实验并没有止步于此,他进行了概率型奖励的实验,即当鸽子按下杠杆时,有概率掉落食物。有趣的是,这种刺激下,鸽子学习行为消失的非常缓慢,即持续力很强,直到要按40~60次才能出现一次食物前,鸽子仍然会不停的按杠杆。另外,后来另一个心理学家赞托尔的实验表明,相对于固定回报,动物更喜欢随机奖励游戏,甚至在固定回报比随机奖励多七倍的情况下,有些动物还是会选择随机奖励。(堪称炒土狗屡败屡战的实验基础) 由于概率性给予结果,行为者很难直观地判断强化机制是否失效,所以单次的失败不会给予明显的“惩罚”效果,终止行为者的习惯,从而行为者的学习行为会一直持续下去。 在概率型奖励实验中,得出的一个副结果,就是观察到鸽子培养出很多奇特的行为习惯,比如撞箱子、比如转圈跳舞。这是因为掉落食物前,鸽子正好在进行这些行为,于是产生了对“玄学”的迷信。现在抽卡游戏前,用户会进行各种玄学的仪式性行为,其实都是这个实验的表现。我称之为有偏的正反馈。 这两者都可以让我们把上瘾精简设计成如下的循环: 机会 → 不可预测的奖励 → 快速重复性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刷短视频: 机会—-随时可以打开抖音开刷 不可预测的奖励—-不知道下一个视频是什么 快速重复性—-不喜欢直接划走,下一个。 同时再配以一些沉浸式的场景设计,在这个循环下,很容易就刷上n个小时不自知。 这里其实可以把模型更进一步,在不可预测奖励这边增加有偏的结果提高正反馈,类似于“猜你喜欢的”的算法,可以进一步把你困在软件内。 再看僵尸版《寻道大千》——《Bombie》 机会—-用户可以持续开盒子,而盒子来源于各种游戏内行为激励,活动获取。同时,《Bombie》会设计一系列简单的任务,例如“开10个箱子、累计卖多少装备、挑战一次竞技场、通过第n关、达到n级“等等,让你持续的开箱子开下去。类似于跑步,不断在路边设置多而密的中间目标点,达到让你不断跑下去的目的。 不可预测的奖励—-每个盒子会奖励各种装备,有时候会爆出好装备,同时开的越多,你能进行升级,让你开出好装备的概率提升。这些都能让你通过游戏中的关卡。 有偏的正反馈—-通过付费达到,在有了初期的心理锚定以后,给你一个首充,让你觉得,我花了这么多的时间才刷到这点装备,既然只要花0.1刀、6刀,就能确定性的拿到好装备,如果你真的觉得自己的时间非常值钱,再叠加自己之前已经付出的时间成本,下手充钱的行为就变得没有那么难下了。即使你在玩之前觉得不可能给这种游戏充钱。而这种事,只有一次和无数次,即使不在一个游戏上。 快速的重复性—-游戏除了抽和装备技能,唯一的操作就是掷骰子,叠加自动投掷和迭代装备,启动下一轮的速度非常快。 其实让人币圈炒土狗和炒Meme也有这种稀缺性循环 机会—币圈提供7*24小时的机会,并且在pumpfun等发行平台迭代下,发行资产(赌局)的门槛进一步降低,一个热点能同时跑出来n个Memecoin 不可预测的奖励—每个Memecoin的结果各不相同,是归零和暴富的叠加态 有偏的正反馈—各种分析方法,例如链上筹码分析,kol喊单,小群喊单等等策略都让用户产生我pvp能赢的感觉(错觉) 快速的重复性—在tg群里、推特、快讯或者链上层出不穷的暴富故事和信号在刺激你冲进下一个土狗。 合体进化---《寻道大千》+Memecoin而现在,Bombie在寻道大千的稀缺性循环上更进一步,结合了会发布无vc的代币,让我们看看这可能会对它的稀缺性循环带来什么样的改变? 机会—除了游戏内开盒子之外,还会被各种Memecoin的游戏外裂变链接所触达。 不可预测的奖励—除了游戏内盒子开强力装备外,还不知道能拿到多少$Bombie代币,并且在竞技场和排行榜的加持下,增加了奖励的稀缺感。 有偏的正反馈—你玩的,充的越多,会让你有增获得更多$Bombie的感觉 快速的重复性—和原来相同 这种模式会带来怎样的效果,值得观察。目前来看效果不错,从团队了解到,短短两周,在还没怎么宣传的情况下(catizen今天才转发),Bombie 已经积累了 9 万的用户,付费率达到了令人咋舌的 11%。 说完了上瘾,再聊聊如何逃离上瘾会陷入以上循环,是因为需要给自己无处释放的多巴胺找一个出口,并且形成了稀缺大脑。而要打破上瘾的循环,就需要解构掉稀缺性循环。《稀缺大脑》的作者提出了丰富循环(Abundance Loop)作为解决方案,与稀缺性循环作为对应。 他认为我们会陷入稀缺性循环,是因为我们很容易错把手段当成目的,而进行无意义的囤积和重复。 比如很多人喜欢钓鱼,本来这应该是个放松身心的、佛系的活动,然而这些中年人把钓鱼变成了鱼竿品牌的竞赛。各种竿越买越贵,也没见钓到几条鱼。 如果你关心的是钓鱼而不是鱼竿,那用什么装备其实都不要紧,趁手够用就好,作者总结了「丰富循环(Abundance Loop)」:
一旦你从丰富循环中体会到更高级的意义和更深度的乐趣,你就会藐视稀缺性循环。 这里其实有个问题:深度的意义从何而来? 这有点宿命感:深度的意义,恰恰是从稀缺之中来。 我们在真实世界活着就是要体验受限制条件下的生活,就是要戴着镣铐跳舞,就是要与稀缺为伴。 我们回到炒土狗的例子来,其实炒土狗的多巴胺分泌点,是fomo。发现一个热点,是机会;类似的土狗曾经有10x~100x的涨幅,不可预测的奖励;一转眼又有新的Memecoin,快速重复。 如何通过丰富循环来解构炒土狗的稀缺性循环呢?
其实曾经币圈就是这样,虽然也是以赚钱为核心激励,但总能找到各种自我赋予的意义,例如去中心化支付体系、抗监管、所有权、隐私保护等等。并且在岑近视参与各种创新时,获得更多深度体验,曾经的炒作周期也不像现在这样能快速重复。 虽然在流动性匮乏的现在,炒Meme的币圈可能会被认为更本质,但意义本就是自己赋予的,如果什么都这么本质,那避免不了陷入虚无主义。而人生的重点是找到可供自己探索、发现、研究的乐趣和意义,也是曾经的币圈那么令人兴奋的原因之一。 说在最后研究成瘾行为心理学的目的,自然是避免陷入其中。 你也不想继续成瘾在炒Meme亏钱的循环里吧? 恰巧也叫鸽子的怪鸽大叔曾经说过“消除恐惧的最好办法就是面对恐惧!” 为了将来更好的生活着想,与其被快速重复的一个个Memecoin搞得心力憔悴, 不如主动去玩面对成瘾机制明明白白的《Bombie》来面对主动脱敏! https://t.me/catizenbot/gamecenter?startapp=p_22 |